公司新闻

低空赋能+AI赋智 嘉绍大桥打造数字化管理新标杆

  低空经济正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催生万亿级市场新机遇。作为交通强国与数字中国融合的前沿领域,低空经济不仅重塑物流、巡检、应急等传统业态,更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赋能城市治理与产业升级。而坐落在杭州湾南畔、大潮腹地的浙江嘉绍跨江大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嘉绍大桥公司)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立绍兴低空经济发展的潮头。

  今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公布了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21个项目),由嘉绍大桥公司主导的《融合无人机与AI大模型的特大桥结构高精度检查与运维决策关键技术试点应用》项目成功入选。

  从起步探索到“牛刀小试”,嘉绍大桥公司如何下好低空经济发展“先手棋”,开好“先行局”?近日,笔者走访了嘉绍大桥公司,一瞥背后的“成功密码”。

  “低空经济”是近两年兴起的热词。但在2021年,嘉绍大桥就开始着手试点“无人机”+“管理”的应用了。这其中颇有一段趣事,而故事的主角是嘉绍大桥公司安全营运部副经理岳川。

  “2020年在一次出差的途中,我们坐在路边餐馆里吃午饭,旁边桌上一位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正在侃侃而谈无人机在森林病害整治上的成功应用,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那时就想,我们嘉绍大桥是否也能应用无人机,实现更高效率的数字化管理。”岳川回忆。

  事实上,特大桥结构检查与运维在现实存在着一定的难题和局限,一直困扰着岳川等大桥养护人,在当时他们迟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且嘉绍大桥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多塔斜拉桥,桥址区域降雨、大风、大雾天气较多,气候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桥梁定期检查、日常巡逻、应急防护对于保障世界级的大桥结构健康安全尤为重要。

  “大桥一些部位的检查是非常麻烦的。比如主塔外表面检查,以往要通过在塔顶下放挂篮或者让‘蜘蛛人’高空作业,每次作业封道对交通影响很大,同时临水临边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且成本高、效率低。”岳川说,同样复杂的情况也体现在桥梁斜腹板和底板外观检查,以往要用到桥检车伸出“弯弯的手臂”下探到桥底检查,但总有一些“旮旯地”是检测盲区。用无人机检测是不是可以快速灵活地察看难以到达的部位,降低高风险作业量,提高检测效率呢?

  说干就干。2021年,嘉绍大桥公司采购了2架无人机,尝试日常巡逻和应急工作。“前期是探索和尝试,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是针对具体需求。不像如今真正实现常态化应用了。”岳川表示,为了这项“事业”,大桥公司还特地选派了2名员工,脱产1个月前往杭州考取了“飞手证”。

  也在同年,嘉绍大桥公司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公路长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试点单位,全国只有11家,这是个不可多得的荣誉,但也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嘉绍大桥公司启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信息中心建设。“在‘数字大桥’建设之路上,无人机的参与相当于延长了大桥各类信息的采集的触角,成功完善了一道数据采集的闭环。”岳川说。

  底气来自于嘉绍大桥班子的高瞻远瞩。去年“低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嘉绍大桥公司相关负责人就向省交通运输厅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对接,了解相关政策和应用方向。与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运输部下属各个院所、省数智交院等多个大学及科研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前沿研究的动态。

  去年年底,嘉绍大桥公司董事长带队,前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全国多个知名交通工程项目中学习调研,“低空经济”+交通应用是他们的核心重点之一。这些都给嘉绍大桥探索“低空赋能+AI赋智”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据了解,该项目试点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巨大。“全球公路桥梁检测每年市场达千亿量级,本项目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解决桥梁检测过程中不可达、测不准以及决策难等痛点问题,相比传统检测方式,成本可降低30%以上,检测频率可提升4倍以上。在社会效益上,可以大幅降低高风险作业量,减少巡检对道路通行的影响,为低空无人机技术结合AI大模型技术在公路巡检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可复制的范本。”岳川说。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一安排,嘉绍大桥公司“无人机+AI”的试点应用项目即将迎来验收。但这对于大桥公司来说,只是成长的一小步。“我们不是为了试点而做的,真正的目的是想把它用好,为中国交通事业发展提供‘嘉绍经验’,贡献‘嘉绍智慧’,这是我们嘉绍大桥人的崇高情怀。”嘉绍大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导航栏目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 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

手 机: 15833698102

电 话: 0898342278

邮 箱: 9lnmw112@hotmail.com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